新西兰:重新思考校服的“社交伪装”作用
据新西兰《Stuff》(Stuff)新闻网2022年1月27日报道, 随着新学年的临近,关于校服利弊的争论也被重新提起。但有关实用性、成本或一致性的问题,往往掩盖了更大的根本问题,即校服以及有关穿着校服的规定是如何影响教育结果的。毕竟,学习是孩子们上学的首要原因。事实上,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校服是改善学习的直接因素之一。那么,为什么要坚持让学生穿同样的衣服呢?早在19世纪,当校服和义务教育一起普及时,校服的出现意味着平等。校服消除了阶级差异的外在标志,提供了“社会伪装(social camouflage)”。一直以来,校服都在发挥着减少学生“着装竞争”的作用,即通过让学生穿特定服装来减轻社会压力。
如今关于校服的争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同等对待学生并不一定等于公平。从逻辑上讲,如果平等和同一性是直接相关的,校服及相关政策应该对所有学生产生中性或积极的影响,但是校服的设计和政策对贫困学生、女孩、宗教少数民族和性别多样化的学生不利。对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校服高昂的前期成本可能是一个重大负担。有些学生甚至会隔日上学或者逃学,因为他们和兄弟姐妹共用一套校服。除了费用外,校服的设计和政策也会直接影响女孩参加体育活动或午餐时间玩耍活动。与男生相比,女生的校服往往会限制她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她们在游戏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攀爬等。除了对贫困学生和女孩产生负面影响外,校服的设计和相关政策还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群体。例如,统一的衣服会阻碍超重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宗教少数群体往往难以适应学校的制服设计和政策。此外,僵化的校服政策还经常忽视跨性别学生的需求。
显然,我们应该超越关于校服好坏的二元对立辩论,在考虑到公平、福祉和公平的条件下专注于如何更好地改善统一服装的相关政策。校服的设计要舒适,不妨碍任何学生自由活动。校服的作用应该保证精神和身体的舒适,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
信息来源:新西兰《stuff》新闻网
Johanna Reidy, Once a form of ‘social camouflage’, it's time for school uniforms to have a makeover[EB/OL].[2022-01-27].https://www.stuff.co.nz/national/education/300504677/once-a-form-of-social-camouflage-its-time-for-school-uniforms-to-have-a-makeover
编译:杨晨曦 校对:张欣琪